嘉峪关内城东西二楼建筑特点是什么?门楣“柔远”、“光化”是什么意思?

2019-05-25

      嘉峪关内城东西二楼,均修建在土筑城台上。城台面积500平方米。楼的基础201平方米,用石条砌筑。楼高17米,为三层三檐结构关楼。东楼面宽三间,进深五间。西楼面宽五间,进深七间。一二层楼外有通廊,12根红漆明柱挺立。楼内设有木质台阶式楼梯。楼内绘有飞天、山水、花草、禽兽水彩画。三楼四周全为木格花窗。楼盖为歇山顶式,脊装兽形瓦,绿色琉璃顶,色彩庄重,美观大方。关楼雕梁画栋,彩绘耀眼,斗拱重叠,飞檐凌空。

  关楼修这么高,起什么作用呢?《肃州新志》云:“正德初,兵备武陟李端澄......又构大楼四座于城头,上下三层,高三丈九尺,望之四达,足壮伟观。百里外了然在目,时犹未有长城也。”

内城西门额上题刻的“柔远门”。“柔远”意为明王朝对关外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,安抚安定边疆地区。这是清乾隆五十六年(公元1791年)肃州高台知县和岁维修嘉峪关,砖包柔远楼楼台、门洞,并书“柔远门”门额。

  内城东门额上题刻“光化门”。“光化”意为旭日东升,普照大地,借喻皇恩浩荡。这是清乾隆五十六年(公元1791年)肃州参将徐耀龙主持加固关城,砖包光化楼楼台,并书“光化门”门额。这个“门”字不叫简化字,而叫草体字,或草书。早在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笔下写了现在简化字“门”了。后代的书法家就沿用了。汉字简化时遵循“草书楷化”的原则和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