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整个中国和世界的版图上,嘉峪关只是个小小的黑点。因为有了长城,因为明代浩荡万里的长城从嘉峪关开始,所以,世界浩如烟海的人文地理中,嘉峪关有一席之位。说起嘉峪关,首先要说起河西走廊,特殊的地理环境,使这里的渺渺荒漠成为万顷绿洲,东起古凉州西至汉敦煌,一条名曰祁连山的高大山脉组成了它的筋骨,而它的血肉则是长流不断的雪水和由此翻卷而起的层层碧波。最早在这里游牧的匈奴人深得祁连山的精髓,他们呼天呛地地喊出了“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兴旺;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妇无颜色”的句子。到了公元前二世纪,由我们的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从这里通过,冲破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文化圈,实现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整合。至此,一条交通线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最初的功能而演变为民族大发展、世界大交流、文化大融合的大舞台,嘉峪关市就处于河西走廊的部、古“丝绸之路”的咽喉要冲之上,它的胸前别有“河西重镇”、边陲锁钥”的勋章。
嘉峪关因嘉峪山而得名。嘉峪关,一名“壁玉山”。又名“鸿露山”,也称“玉石山”。以山凭险,汉代设“玉石障”,五代有“天门关”,元代更名“嘉峪山”,取“林泉秀美,涧壑寂寥”之意。明初,始筑关城于“嘉峪山西麓,即嘉峪关”。 先秦为西羌地,秦为乌孙地,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。汉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,“始筑令居以西,初置酒泉郡”。从此嘉峪关一带历属酒泉辖地。像嘉峪关这样的荒芜的土地,远古的那些先民们是怎样生息繁衍,又是怎样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文明遗迹?
祁连山高耸的雪峰之上,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之下,那些万古不化的雪,是河西走廊永恒的光源,是嘉峪关永恒的光源。“使我牛羊繁盛、嫁妇俊俏”的,还是那些万古不化的雪。
嘉峪关,一座雄伟壮丽的关口的诞生,更是因为这万古不化的雪。那些永恒的雪,流下永恒的雪水,滋润永恒绿洲。历史的发展,时代的演变,没有改变那一条条雪水的流向。而那些夺路而出的雪水,却以它那不易觉察的五彩缤纷的光芒,改变了历史,改变了时代。